问题 论述题

(28分)实现中 * * 伟大复兴,是中 * * 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面对未来,中国仍面临诸多挑战:中国目前仍是一个技术和知识产权净进口国,国家大部分企业处于技术跟踪阶段,许多行业还处于低端的加工制造和低价竞争阶段。我国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的问题十分突出。粗放型增长方式造成严重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十面“霾”伏……。

材料二

改革是成就“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新一届中央政府改革举措频出:从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到建立上海自贸区;从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到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从全面放开贷款利率,到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门槛、减免小微企业税负,无不彰显中央加快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改革红利正在不断释放。

材料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共筑中国梦的征程中,继承中华文化的厚重遗产,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将是我们圆梦的有力引擎。甲同学认为:只要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就能实现中国梦;乙同学认为:只有秉持中 * * 精神,才能实现中国梦。

(1)面对材料一中的“挑战”,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我国实现“中国梦”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2)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社会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改革是成就‘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的认识。(8分)

(3)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述甲乙两同学观点的合理性。(12分)

答案

(1)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产力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每小点各2分,第④点可简写。)

(2)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分)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分) ③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2分)我国坚持各项领域的改革,改革红利正在不断释放。实践证明,改革是成就“中国梦”的必由之路。(2分)

(3)①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所以,实现中国梦就要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6分)

②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 * * 精神,是中 * * 之魂,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 * * 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 * * 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所以,实现中国梦就要重视培育和弘扬中 * * 精神。(6分)

题目分析:

(1)考生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根据材料概括出材料一中的“挑战”是什么?中国目前仍是一个技术和知识产权净进口国,国家大部分企业处于技术跟踪阶段,许多行业还处于低端的加工制造和低价竞争阶段是知识产权的问题、创新能力不足的知识;我国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的问题十分突出是劳动者素质的问题;粗放型增长方式造成严重的资源短缺是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生态破坏和十面“霾”伏是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围绕不同的主体我们可以从国家的角度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企业的角度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进行提出措施;从劳动者的角度提出加快生产力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的措施。

(2)考生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其次要明确的是本题的设问指向是对“对改革是成就‘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的认识”,考生可以先说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什么,引出基本矛盾,其次分析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再次分析说明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进而引出改革与成就中国梦的关系。

(3)本问的知识限定比较开放,通过设问指向可知本题属于辨析类的解答题,但是要注意的是该题不需要对甲乙两位同学观点的不合理性进行说明,只需要分析说明他们观点的合理性即可。因此对于甲同学的“只要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就能实现中国梦”,我们要着重分析提高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与实现中国梦之间的关系,考生可以从文化对经济政治、文化对综合国力的重要性的角度分析说明文化的作用即可。对于乙同学认为“只有秉持中 * * 精神,才能实现中国梦“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中 * * 精神的重要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