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日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做一阵烟,一撮灰
7月21日
月
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
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罢,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
但是为什么还有妲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
7月22日
1.第一篇文章题为《日》,但作者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请你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1)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月》一文中,作者是抓住月亮什么样的特点来写的?请你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描写来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写作的时间上,《日》《月》两篇短文仅相差一天,请你结合两篇短文,深入体会作品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