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图是修建山区公路前后的两幅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修建公路后,小河沟含沙量的变化及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含沙量减少;②含沙量增加;③植被破坏,易水土流失;

④路面平坦,不易水土流失;⑤山体坡度变陡,易水土流失。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④小题2:照此下去,该山地公路的安全最容易受到何种灾害的威胁

A.泥石流

B.滑坡

C.洪水

D.地震小题3:为了保证公路的安全和区域的生态环境,应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①植树种草  ②修筑水泥路面   ③修筑水泥护坡  ④河流上游修建水库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题目分析:

小题1:直接根据图示,修建公路后,导致了植被破坏和山体坡度变陡,故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加重,而使河流含沙量加大。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山区地形起伏大,且植被破坏严重和工程建设导致山体坡面的碎屑物增加,故可能直接导致滑坡多发。而泥石流和洪水需要暴雨诱导;地震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不大。

小题3: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一般针对原因分析,结合上题分析,坡面松动和植被破坏是导致该公路沿线滑坡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故治理措施主要从加强护坡工程和恢复植被分析。故选①③项。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属于材料和自然原理的综合分析型试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值得借鉴。能抓住图示的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和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是解题的关键,并掌握利用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分析治理措施的一般分析思维。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