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被称为“大国技术”的高铁技术,按国际经验自行研制至少要20—40年的时间,几年前只有德国、日本、法国少数几个国家掌握,2006年中国正式引进外国技术,目前已从最初的学生发展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拥有946项专利的老师,而且还自行研制成功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铁技术,高铁不仅方便大家生活,还带动相关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去年中国还向俄罗斯提供55亿美元的高铁项目出口,实现“能源+高铁”中俄贸易新模式。

材料二为了掌握高铁核心技术,国务院制定“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战略方针,铁道部规定中国企业一致对外,最终迫使外国企业以远低于最初报价的价格全部转让时速250公里的高铁技术,中国企业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实现了生产的国产化。接着,中国企业又开始研制时速350公里的技术,中国“通号集团”举全团之力,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激励机制,攻克核心技术的研究团队平均年龄27岁,几乎清一色的是“海归”博士或清华博士,他们通过数月努力,终于研制出世界领先的时速350公里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控制系统,让世界为之震撼。

(1)结合材料,运用外贸的知识说明高铁能够带来的积极影响。(12分)

(2)结合材料,从经济学角度谈谈中国应如何搞好自主创新。(10分)

答案

(1)(12分)①发展中俄高铁贸易有助于互道有无,调节余缺,弥补我国能源不足情况。

②中国引进高铁技术贸易大大节约了社会劳动,促进经济效益提高。

③也是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强大本国经济实力的体现。

④发展高铁贸易出口有助于转变我国贸易增长方式,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增加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实现贸易平衡。

⑤缓解国际纠纷,为企业“走出去”树立典范。

⑥发展高铁技术贸易将有助于我国企业发扬国际贸易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经济安全,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和独立、政治独立。

(2)(10分)①国家要发挥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如;国务院的规定,铁道部统一各企业与外商的谈判。

②企业要自主创新要掌握核心技术,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民族品牌。

③大胆吸收和消化国外技术,实现国产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

④企业要重视人材,重视职工队伍技能和素质(如:博士、海归),它们是创新的关键力量。

⑤企业需改进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加大投入,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