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2)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尾联语意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诗人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

答案

(1) "一"字用得最好。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就更加突出了题中"早"字。(3分)(2)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3分)

(1)本题考查学生对炼字题的掌握能力。

同学可以选择“深”,也可以选择“一”。不管选择哪一个,答题的思路和规范是一致的:先解释选出的“炼字”,并将该字代入句中,解释句子的含义,再分析该字可能包含的手法,或者分析其表达效果。一般的,效果包括两部分:一是写出了物象的某种特征,二是包含了作者寄寓其中的某种感情。

“深”从程度上看,雪很大,写如此大雪,是为了突出梅花所处的环境的严酷,进一步衬托早梅的先行者姿态,与众不同的风骨、气韵。

“一”是独一无二的意思,夜晚经过,一枝早梅临寒独自开放。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

(2)题目中已经给出明确的信息,显然写早梅不仅赞颂了早梅的品质,更在早梅身上寄托了自己独特的情怀:希望自己也能像早梅一样,能在来年的春来之时,先于同类,占得春天第一缕春色。

单项选择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二 各州选举人应具有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四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材料五 (此前年满21岁的公民才有权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18岁和19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请回答:

(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其自相矛盾之处。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材料三、四、五,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