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听筝 夜筝
柳中庸 白居易
抽弦促柱听秦筝, 无限秦人悲怨声。 紫袖红弦明月中,
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 自弹自感闇低容。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弦凝指咽声停处,
更入几重离别恨, 江南歧路洛阳城。 别有深情一万重。
(1)两首诗都以“筝”为题材,试简要分析两首诗在描写音乐方面的特色。
《听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概括两首诗各自所表现的主旨。
《听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听筝》的作者运用通感手法将秦筝的音乐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使读者可以从画面中去品尝那筝声所构成的美妙动人的音乐形象。(如不说“通感”而说“比喻”亦可);而在《夜筝》中诗人并没有对音乐本身作绘声绘色的铺陈描写,却以“弦凝指咽声停处”的“无声”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2)《听筝》旨在借筝声传达心声,抒发感时伤别之情。《夜筝》意在表现弹筝人悲苦的人生遭遇。(或答:表现弹筝人自怜自伤的寂寞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