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某市调研小组对该市企业招聘进行调研,企业认为难以招聘到的人员的占比见下图。

材料二 2011年,我国需要安排城镇劳动力有2 400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技校毕业学生和初中、高中毕业以后不再升学的学生,加起来近1 400万人;还需要继续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约在800万人左右。而我国每年城镇能够安排的劳动力大约是1 200万人。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4分)

(2)就业是民生之本,它和每个人实现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紧密相连,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解决就业问题对国家、企业和劳动者的重要意义。(8分)

答案

(1)我国劳动力总体上供过于求,就业压力大;同时部分地区存在招工难,劳动力素质结构不适应就业市场需求,技术工人短缺的结构性问题。(或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4分)

(2)国家: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企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利润。扩大企业再生产,提高企业竞争力。

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分)

题目分析:当前,我国就业存在结构性问题,就业难和招工难同时并存,而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要了解就业现状及其意义。第(1)问主要考查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学生解答时根据材料和教材知识很容易写出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表现的三点知识;第(2)问考查从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个角度谈意义。从国家的角度讲,扩大就业可以增肌居民收入,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发展;从企业的角度讲,可以实现生产的目的,扩大再生产。从劳动者的角度讲,可以获得生活来源,实现社会价值。这主要是教材就业的意义的三点,学生如果能够理清层次,解答本题很容易。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