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60万人,加上新增的待业人员,我国继续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2013年5月15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好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等工作,推动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会议指出:一要落实现有政策;二要拓宽就业渠道;三要鼓励自主创业······
材料二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几位大学生各抒己见:
大学生A:不管什么职业,只要能稳定地干一辈子就行
大学生B:在社会主义国家,就业要靠政府
大学生C:大学生天子骄子,就业再难,工作也要体面,不要让人看不起
大学生D:大学生学了那么多专业知识,一定要找与自己专业知识对口,志趣爱好一致的工作,否则等于白学。
(1)结合材料一,国务院为什么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应怎样推动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11分)
(2)结合材料二,大学生A、B、C、D的观点分别启示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就业观?(4分)
(1)重视的原因:①劳动力总量大,大学毕业生生就业形势严峻。②大学毕业生就业使得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③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取得劳动报酬,获得生活来源,实现大学毕业生的社会价值,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全面发展。(5分,第①点1分,第②③点各2分)
怎样推动: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②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③大力发展经济,提供更多岗位,引导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基层就业。(6分,每点2分)
(2)大学生A、B、C、D的观点分别启示大学生应该树立竞争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4分,每点1分,顺序错了要扣分)
题目分析:该题考查重视就业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就业问题,第(1)问:包含二小问,第一小问考查国务院为什么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考生注意从必要性(劳动力总量大,大学毕业生生就业形势严峻)和重要性(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取得劳动报酬,获得生活来源、实现社会价值,促进全面发展)角度进行作答。第二小问考查国家如何解决就业问题,考生注意主体是国家,可以从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等角度作答。第(2)小问:考查就业观,考查的主体是大学生,就业观主要包括:树立竞争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注意结合材料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