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相等的三点A、B、C,量得 = 0.2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 = 0.1m,h2 = 0.2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

(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____m/s;

(2)物体经过B时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_______m/s;

(3)抛出点在A点上方高度为______________m处。

答案

(1)2

(2)1.5

(3)0.0125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正气一身清风两袖

蔡元培一生,甚为清苦。

蔡元培在上海办女校的同时兼办《警钟》报,十分艰苦。冬日滴水成冰,室内无烤火设备,蔡先生披件蓝色棉大衣,每晚要写两篇论文(一文言,一白话),其右手冻疮溃裂,肿得如馒头一般。右手套一只半截露指的手套写稿,左手放在大衣袋里取暖,清涕直流如水。是年除夕,报社经济窘迫到揭不开锅。蔡先生不得不与同仁某君商量,借他一颗蜜蜡朝珠去典当;谁知当铺朝奉说是假的,只能典一块钱。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之初,上下班都是步行。孙宝琦看不过去,送他一部马车。当孙再访时,发现马车并未曾用,因为没有马,孙宝琦又送去一匹马。当北平街上已飞驰流线型汽车时,蔡元培仍坐在表斑面驳的马车车厢里到北大上下班。他在南京临时政府任教育总长时,强调平民化,除去总长、次长,其余工作人员统称部员,不授官职,月薪一律三十元。到北平后,他兼总长是尽义务,不领工资。

蔡元培一生好酒。据程沧波回忆,蔡元培在南京中研院岁月,每顿中午要喝一点酒,用的是锡制方型暖壶(里圆,夹层放开水温酒),不吃饭,因胃病只吃几片面包,菜是中研院食堂大锅菜。任鸿隽说,蔡元培在南京没有私宅,住成贤街中研院大宿舍。他与某君住里外两间,他住里面,外出须经某君之屋;而蔡先生平时起身较早,外间某君犹酣睡未醒。先生恐惊动他,只好在己室看书,等某君起床后,他才盥洗。蔡元培专任中研院院长后应酬多、开销大,一次有关人士在他的工资袋里多放了二百元。他很奇怪,得知真相后,当场将钱退了回去,并召集部属开会,说:“一切要按规定办理,生活苦些不要紧,但守法必须要严格做到。”

有趣的是1932年前后,陈西滢与蔡元培同车由宁赴北平。在火车上蔡先生请陈西滢喝酒(朱家骅送的)吃饭。结账时,陈西滢要买单,先生坚持由他开销。理由很可笑:“中央委员乘车是不用花钱的,所以这一次一个钱也没有花,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安。”陈西滢说蔡先生的人格“可以使人钦佩,却不一定使人师法,使人崇拜”。

蔡元培曾出任教育总长、北大校长、中研院院长等职,先后寓居京、宁、沪、杭等地,一直是赁屋而居,寄人篱下。鉴此,台湾胡适纪念馆馆长陶英惠先生称其类似今天的“无壳蜗牛”。归隐田园后,蔡元培寓居上海华山路,居所也是租赁的。这令他众多已获声名、位居庙堂的门墙桃李于心不安。1936年蔡元培七十寿诞,以胡适为首的北京大学旧师生蒋梦麟、王星拱(抚五)、罗家伦(志希)、赵畸(太侔)和丁夑林(巽甫)等以务实的精神,策划了一个“献屋祝寿”活动,让他们敬爱的老校长在暮年有处自己的栖身之所,可庋藏图书、潜心著述、颐养天年。门生们很认真,于蔡元培七十寿辰的前一年,便郑重其事地致函蔡先生表达这一意愿。胡适为此祝寿函措辞的妥帖,还专事给王世杰、罗家伦等写信,要他们修改。王、罗字斟句酌作了增删、润饰。其言辞之恳切,情感之真挚,境界之高远,令人称颂。信中强调献屋祝寿之举“这也可看作社会的一座公共纪念坊”、“是几百个公民用来纪念他们最敬爱的一个公民的”,纪念一个一心为公“不及其私的公民”的。蔡元培收到信后,“惭悚得很”。他经过三个月时间熟虑,终于接受了弟子们对于他奖励的美意。

天有不测风云。据《蔡元培年谱》述:“嗣因全国对日抗战,淞沪沦陷,建屋之举未能实现。”日寇的炸弹摧毁了胡适等“献屋祝寿”之梦,蔡元培直至终老,仍是一只“无壳蜗牛”。

蔡元培晚年流寓香港,目疾已重,不能阅小字,常向商务印书馆王云五借大字本书读。其时生活费用常感不敷,因中研院月薪支付少数法币,换成港币所得无几。房租既昂,又米珠薪桂,加以子女教育医药等费,难以维持。另有原在沪之苍头老妪随同来港,在难中蔡元培又不忍抛弃,食指益繁,还要款接亲朋、周济寒士。亲睹其艰的余天民说,真所谓“三晋之大夫,不若邹鲁之仆妾也”。

1940年蔡元培病逝后,社会各界举行悼念活动。国共双方首脑蒋介石、毛 * * 等都致挽联。港绅罗旭苏爵士代表港督及香港各界祭文曰:“惟公之来,斯土之光!” 蒋梦麟的悼联是:“大德垂后世,中国一完人。”作为蔡元培执校时的总务长,作为北大历史上掌校时间最长的一位校长,蒋梦麟后来一直廉洁奉公,两袖清风。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这样回忆:“他们(指蒋梦麟和梅贻琦。梅贻琦曾任清华校长)作为昆明高校的两位领袖,都是以其苦行僧形象著称的,是给人以深刻印象的人物。”从中国古训,君子“立德、立功、立言”一端看,蒋梦麟写得最贴切。

(节选自传记《百年风度》,作者张昌华)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蔡元培曾在上海办女校,同时还办报纸,在经济条件极差时,不得已向同事借了一颗蜜蜡朝珠,这颗假朝珠只典当了一块钱。

B.蔡元培不追求奢华的生活,在南京中研院任职时,不搞特殊,只吃食堂大锅菜,一生连以供安心做学问的固定场所都没有。

C.在火车上,蔡元培用朋友赠送的酒请陈西滢吃饭,席间表达了对中央委员乘车不用花钱的愤慨之情,深得陈西滢的赞同。

D.蔡元培曾历任教育总长、北大校长、中研院院长等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却同中国多数知识分子一样一生清贫,令人感叹。E.文章语言朴实,叙事简洁,避免主观性的细节描写和议论抒情,通过客观记录蔡元培先生的生活点滴,彰显了他的高风亮节。

小题2:胡适等人决定给蔡元培先生“献屋祝寿”,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蔡元培的“清风两袖”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

小题4:文章第三段中有“陈西滢说蔡先生的人格‘可以使人钦佩,却不一定使人师法,使人崇拜’”的话,你是否同意陈西滢的看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