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是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教)学生进行学习(学)以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过程。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1)引起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往往与兴趣、求知欲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启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领会知识。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它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①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形成清晰的袁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感性知识的基础并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②理解教材,形成科学的概念。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 (3)巩固知识。通过各种各样的复习,对学习过的材料进行再记忆并在头脑中形成稳固的联系。知识的巩固是不断吸收新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的基础。巩固知识往往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不一定是一个独立的环节。 (4)运用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要组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以形成技能技巧,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5)检查知识。教师通过作业、提问、测验、调查等方式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检查学习效果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程与要求;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问答题

甲公司、乙公司20×8年度和20×9年度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20×8年6月12日,经乙公司股东会同意,甲公司与乙公司的股东A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有关资料如下:
(1)以评估后的20×8年6月20日乙公司净资产的评估价值为基础,甲公司以3800万元的价格取得乙公司15%的股权并对乙公司有重大影响;协议批准后于7月1日甲公司向A支付了全部款项,并于当日办理了乙公司的股权变更手续。
(2)20×8年7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2000万元,除下列管理用资产外,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相关资产情况表 单位:万元
项目 原值 原预计使用年限 公允价值 尚可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 2000 10 3200 8
无形资产 1200 6 1800 5
(3)乙公司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折旧,对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均为零。(4)20×8年7月至12月,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其中包含逆流交易净利润200万元,除所实现净利润外,乙公司于20×8年8月取得某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至20×8年12月31日尚未出售,公允价值上升300万元。(5)20×9年5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的股东B签订协义,购买B持有的乙公司40%股权并对其实施控制。20×9年5月28日该协议获批准。相关资料如下:①甲公司以一宗土地使用权和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对价。20×9年7月1日,甲公司和B办理完成了土地使用权变更手续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变更登记手续。上述资产在20×9年7月1日的账面价值及公允价值如下(单位:万元):
项目 历史成本 累计摊销 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
土地使用权 8000 1000 0 13000
项目 成本 累计已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公允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 800 200 1200
②20×9年7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0000万元,原甲公司持有乙公司15%股权的公允价值为4500万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高于账面价值部分除维持原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评估增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值以外,确认乙公司一项尚可使用30年的土地使用权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6260万元。
(6)20×9年1至6月,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40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800万元,其他所有者权益项目没有变化,甲公司已将内部交易净利润实现。
(7)20×9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另一股东C签订协义,以15000万元购入其持有的乙公司另外45%股权后成为乙公司唯一股东,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自购买日持续计算的金额为31800万元。
(8)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影响。
要求:

计算甲公司在编制购买日20×9年7月1日合并财务报表时因购买乙公司股权应确认的以下项目金额:①投资收益;②抵销前长期股权投资;③商誉。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