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 645亿元增长到519322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以上, 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上升。

材料二 从1978年到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245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7917元。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

试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二有何内在联系?(12分)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增速较快,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世界主要经济体。(2分)材料二反映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分)

(2)①生产对消费起决定作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并为消费创造动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才带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多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见材料一是材料二的原因。(6分)

②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以带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可见,材料二对材料一有一定的影响。(6分)

题目分析:(1)本题为材料概括题,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概括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回答本类试题,关键是要调动所学知识,准确理解材料意思,然后用所学的知识规范的表述出来。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通过阅读材料,不难发现,材料一强调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材料二强调了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本题难度不大。(2)本题要求回答材料一和二之间的联系,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一反映了经济不断发展,材料二反映了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的改善。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生产决定消费,才使消费结构不断完善。但反过来,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才是经济进一步发展。所以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双向分析,切忌片面。

考点: 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及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选择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