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光具座上的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C,其中在B上应放置______.

(2)若蜡烛距透镜20cm处,则像距透镜______cm,光屏得到______、______的实像.

(3)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前后移动光屏,小明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4)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

答案

解(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要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到右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其中在B上应放置凸透镜;

(2)若蜡烛距透镜20cm处,即恰好处于2倍焦距上,所以像会在另一侧的2倍焦距上,像距透镜也是20cm,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即此时物体恰好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此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4)遮住部分透镜,只是被折射会聚成像的光线减少了,因此影响到的是像的亮度,而不影响它的完整性,因为整个物体上的任何一点都有光能透过透镜而折射后会聚成像,所以看到的像变暗.

故答案为:(1)凸透镜;(2)20;倒立;等大;(3)能;(4)能.

判断题
问答题

某商业用房工程,建筑面积15000m2,地下1层,地上4层,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采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99-0201)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工程工期自2009年2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工程承包范围为图纸所示的全部土建、安装工程。合同造价中含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120万元。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2009年5月12日,工程所在地区发生了7.5级强烈地震,造成施工现场部分围墙倒塌,损失6万元;地下1层填充墙部分损毁,损失10万元;停工及修复共30 d。施工单位就上述损失及工期延误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索赔。
事件2:用于基础底板的钢筋进场时,钢材供应商提供了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施工单位只进行了钢筋规格、外观检查等现场质量验证工作后,即准备用于工程。监理工程师下达了停工令。
事件3:截至2009年8月15日,建设单位累计预付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共计50万元。
事件4:工程竣工结算造价为5670万元,其中工程款5510万元,利息70万元,建设单位违约金90万元。工程竣工5个月后,建设单位仍没有按合同约定支付剩余款项,欠款总额1670万元(含上述利息和建设单位违约金),随后施工单位依法行使了工程款优先受偿权。
事件5: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按“制造成本法”核算了项目施工总成本,其构成如下:直接工程费4309.20万元,措施费440.80万元,规费11.02万元,企业管理费332.17万元(其中施工单位总部企业管理费为220.40万元)。
[问题]

按“制造成本法”列式计算施工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项目施工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