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13分)物质的构成与变化

现有以下6个变化:

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给水通直流电;

锌加入稀硫酸溶液中;

氢氧化钠溶液跟稀盐酸混合;

冷却硝酸钾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反应,铀235裂变产生碘1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化学变化的规律始终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上述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变化的代号,下同)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在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       。将化学反应分为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依据是                                           

(3)我们知道,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宏观上表现为生成了新的物质。

在反应①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                ,微粒的转化过程是                                                           

                                                                           

在反应④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                     

③和⑥两个变化的实质是否相同?          。为什么?                     

                                                                         。

(4)根据化学反应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上述化学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有                 

答案

(共13分。每空1分)

(1)①②③④    ⑤        (2) ②     ④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类别(或: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组成)

(3)  H2和O2    Zn+H2SO4=ZnSO4+H2↑       H+和Zn

锌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锌离子,氢离子得到电子变成氢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生成一个氢分子。  H+、OH-       不相同

③是化学变化,原子核(元素和原子的种类)不变;⑥是核变化,原子核(元素和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4)②

【解析二】⑴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①②③④中都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化学变化,⑤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⑥中是发生了核裂变,既不是化学反应,也不是化学反应;⑵分解反应的特征是“一变多”,上述化学反应中,只有②是由水这一种物质变成了氢气和氧气这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④;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依据是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类别或组成;⑶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所以反应①中发生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H2和O2;反应③是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是H+和Zn,转化过程:锌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锌离子,氢离子得到电子变成氢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生成一个氢分子;反应④中是氢氧化钠溶液中的OH和稀盐酸中的H+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的发生;③和⑥两个变化的实质不相同,③是H+得电子变成H原子,Zn原子失电子变成Zn2+,而⑥是发生了核裂变,由铀235裂变产生碘131,既不是化学变化又不是物理变化,是核反应;⑷②电解水需要消耗电能,从这个角度看是吸热反应。

单项选择题 A3型题
多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