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小兵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严重破损(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瓶试剂是硫酸、硫酸钠、硫酸镁溶液中的一种。小兵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H2SO4Na2SO4MgSO4
溶解度/g与水任意比互溶19.039.0
   小兵同学根据上述信息.分析认为此溶液一定不是            溶液。为确定其成分,该同学对此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假设】该溶液可能是                     

【实验验证】

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实 验 结 论
 

 

 假设正确
 

答案

  Na2SO4  

[提出假设]H2SO4溶液(或MgSO4溶液)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2)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锌粒

(3)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氧化铜

(d)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铜

(5)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碳酸钠溶液

(任一合理答案皆可)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锌粒表面有气泡产生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蓝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蓝

有气泡产生

 

假设正确

题目分析:根据上述信息.分析认为此溶液一定不是Na2SO4溶液,因为该条件下,硫酸钠的溶解度是19.0g,在此条件下,不可能有20%的硫酸钠溶液。

【提出假设】该溶液可能是H2SO4溶液(或MgSO4溶液)。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2)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锌粒

(3)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氧化铜

(d)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铜

(5)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碳酸钠溶液

(任一合理答案皆可)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锌粒表面有气泡产生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蓝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蓝

有气泡产生

 

假设正确

考点: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其中实验验证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能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即可,关键是要根据硫酸的化学性质来设计实验。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不仅制约了有限水资源的可利用性,也给开发利用带来诸多不便,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并且还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造成严重的干旱缺水。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仅占20%不到,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以我国小麦、棉花的集中产区华北平原为例,这里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左右

  兴建水利工程可以有效地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例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对长江和黄河的防洪及水资源调配发挥重要作用。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一些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例如,引滦入津工程,将滦河水引入海河水系,缓解了天津市严重缺水的状况;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入青岛,缓解了青岛市严重缺水的状况。

1.下面的说法哪一项不符合文意?(   )

A.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冬春季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这一现象表明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

B.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既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还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C.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仅占20%不到,水资源南丰北缺这一事实说明,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D.兴建水利工程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可利用性,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哪一项恰当?(   )

A.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加剧了北方地区缺水状况。

B.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会引起水、土资源的浪费。

C.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导致了南北经济差异扩大。

D.水、土资源缺乏,致使小麦、棉花集中产区干旱严重。

3.从文中看,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不均匀的办法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