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
                                  Welcome to the zoo
Opening time:                                           Price:
From Monday to Friday                                 Adults: ¥20
8:30 a.m.— 5:30 p.m.                                   Children: ¥10
On Saturday & Sunday                                
8:30 a.m.— 6:00 p.m
Location: Xiaohe Street, Changchun Distrct, Binhai City
1.The zoo opens       a week.
A. two days  
B. five days  
C. six days    
D. seven days
2.On Tuesday, the zoo closes at      .
A. 5: 30 p.m.    
B. 6:00 p.m.  
C. 6:30 a.m.
D. 8: 30 a.m.
3.On Wednesday,the zoo is open for           .
A. 8 hours    
B. 8.5 hours  
C. 9 hours
D. 9.5 hours
4.The zoo is in the city called         .
A. Xiaohe  
B. Binhai  
C. Changchun  
D. Beibei
5.Beibei is 11 years old,and this Sunday she wants to visit the zoo with her parents. How much
should they pay for the ticket?
A.¥20.  
B.¥10.  
C.¥30.      
D.¥50.
答案

1-5 BACBD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京剧“男旦”是历史的产物。导致这种并非常态的“男扮女”现象的原因之一,当跟旧时代禁止女演员登台的封建道德律令有关。

照数千年男性本位社会的文化预设,女性是次等公民;男性是首等公民。在此观念支配下,任何事物,任何文化形态,只要一跟女性沾边,就有贬值、降格、掉价的危险,就有被视为“另类”而遭到主流排斥的危险。相反,某种东西一旦跟男性挂钩,就有可能成为增值、升格、提价的对象。男旦作为封建文化背景下生长出的一种奇特社会现象,透露出跑江湖的戏曲艺人社会地位低下的现实(尤其是饰演女角的艺人)。

当年,曾有人问梅兰芳先生,京剧男旦是不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后者仅仅回答了四个字:“这是艺术。”梅先生的回答耐人寻味。的确,“男旦”是艺术,对此我们必须有立足艺术学的审视和理解。这里,有两点务必明确。首先,“艺术并不要求把它的作品当成现实”,在写意化心理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中国戏曲,更是如此。譬如戏曲舞台上的一桌二椅,借符号学的说法,其作为孤立的“能指”什么也不是,但随着剧中人出场,在表演者的唱做念舞中被赋予规定情景中的“所指”,时而是桥,时而是山,魔术般地变幻出审美时空的气象万千。离开表演者的唱做念打,舞台上就只剩下一块仅有长、宽、高空间三维却没有任何审美意义的空白场地。舞台时空处理如此,人物扮演也是这样。正如观赏传统目连戏中《会缘桥》一折的观众不会去斤斤计较那舞台上设置的是桥还是桌一样,他们也不会去莫名其妙地责问这女角戏中的扮演者是女还是男。

此外,还须看到,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的花朵,起自人类对自然物的不满足,它是体现着人类能动创造意志的产物。 “男旦”技艺,恰恰在某种程度上透露出人类渴望超越自然局限而走向创造自由的内心愿望,因而得人赞赏。相对于以女演女出自本色的“坤旦”,以男演女的“乾旦”(男旦)首先就多了一道克服生理性别差异的难关。正如梅派传人自述学艺经历所言:“那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学习过程。我很清楚,男人演女人比女人演女人要困难得多,要辛苦十倍。比如发音的部位,女人的假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嗓,与她的真声相差就不大。而男生的假声,与他的真声相差得很明显。乾旦的说话与演唱完全像两个人,可见差距之大。”差距越大,突破越难。男旦表演技巧中分明凝聚着一代代艺术家努力挣脱生理局限而不懈创造的精神,这种创造精神是任何艺术都永远需要的。    

(取材于李祥林《华夏戏曲中的男旦艺术之我见》)

小题1:关于“男旦”艺术,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男旦艺术是历史的产物,其诞生跟性别歧视、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有关。

B.男旦艺术符合中国戏曲的假定性原则,与写意化心理化的戏曲特质相合。

C.男旦艺术于不可能中寻可能,束缚中争自由,体现出人的创造性与能动性。

D.作者借梅派传人之口表明艺术创造精神固然可贵,但男旦艺术不应再提倡。小题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过去伶人地位卑下,一直和流寇、盗贼等相提并论,男扮女角的“男旦”更容易被视为“不入流”而遭人鄙视。

B.“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说明了戏曲舞台时空处理不求写实的特征,演员的表演起着点缀性作用。

C.梅兰芳把男旦定性为一种艺术,意味着随着性别歧视色彩的淡化,演员的舞台表演技艺和功夫会更值得珍视。

D.观众明明晓得台上演员是男,但就是要看作戏中的女,这是规定情境中由演员和观众之间默认的虚拟审美使然。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