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春日郊外

唐 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小题1: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郊外的春日景色?(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多角度描写:从视觉写远山、近水、垂柳等,从听觉写莺语,从触觉写日暖、风来,从嗅觉写草香。②由远及近的写法:先写远山,再写近水,最后写身边的细草,层次分明。③比喻:莺语、草香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每点2分,答出两点可得满分)

小题2:感觉优美却无言表达,表现了诗人对郊外春日景色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样写委婉含蓄,富有情趣,这样的结尾使诗有了未尽之意,给读者留下无限之悬想,使诗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分号前后各2分)

题目分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初春郊外的景象。首联写早春二月,郊外早已榆槐吐嫩,春色满原野。“春光”“榆槐”,高度概括,点明题意,并领起下文。颔联为全篇警句,紧承“春光”二字展开形象化描写。上句写远山一抹,衬以皑皑的未融积雪,色彩鲜明;下句则写水面波明似镜,映出了垂杨的倒影。突显了早春的生气勃勃,透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颈联又变换句式,调整描写角度,从听觉和嗅觉方面来写春郊之景象。诗人别开生面,以莺、草为主,以日、风为宾,以倒装之句式来突出莺声因日暖而悦耳动听,草香因清风而浓郁远播,让人自然联想到阳春三月,莺飞草长,丽日融和,百花争艳的无限春光。尾联“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春光满眼,稍纵即逝;欲寻佳句,顿觉茫茫。恰如音乐之戛然而止,而留给听众以无限之悬想,以收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果。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李鹏 * * 向下届政府就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提出建议时说,科技、教育、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他说,这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世界科技革命和经济形势的要求。
李鹏提出,科技工作要注重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尤其是信息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完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使科技进步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加快高技术产业化步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注重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办好国家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研机构的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密切联系。加强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逐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集中必要的力量,在基础研究的优势领域取得进展。鼓励发明创造,提高创新能力,保护知识产权。大力开展科普活动,增强全民科技意识。
李鹏说,今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地区要达到百分之七十二,再扫除350万青壮年文盲。要积极发展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和技术培训。进一步发展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形式,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继续完善教育投资体制,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倡尊师重教,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李鹏指出,用邓 * * 理论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思想建设的一项根本性任务。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宣传各个领域的先进典型,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繁荣和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充分发挥思想宣传工作者、文学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解决边远和民族地区看电视、听广播的问题。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继续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促进城乡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这篇文章主要说的是______ 。

A.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科技教育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
B.我国需要现代化
C.经济要竞争
D.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