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甲乙两人两次同时在同一粮店购买粮食,甲每次购买粮食200千克,乙每次花200元的钱购买粮食.假设x、y(x≠y)分别表示前后两次购粮的单价(单位:元/千克).规定谁两次购粮的平均单价低,谁的购粮方式就更合算,请你判断甲乙两人的购粮方式哪一个更合算些?(  )

A.甲合算

B.乙合算

C.甲、乙一样合算

D.无法确定

答案

甲购买粮食的总钱数为(200x+200y)元,乙买的粮食总数为(

200
x
+
200
y
)千克,

∴甲两次购粮的平均单价M=

200x+200y
2×200
=
x+y
2
,乙两次购粮的平均单价N=
2×200
200
x
+
200
y
=
2xy
x+y

又M-N=

x+y
2
-
2xy
x+y
=
(x-y)2
2(x+y)
>0(x≠y),即M>N,

则乙的购粮方式合算.

故选B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

  (二)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

①温而知新(  )

②人不知而不(  )

③吾日省吾身(  )

数十(  )

⑤学而不思则(  )

一癞虾蟆(  )

2.选出下列选项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B.故时有物外之趣

C.观之,兴正浓

D.鞭数十,驱之别院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