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心,某校开展了以“迎国庆·话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该校高三(1)班同学通过访谈、网络、观察、查阅报刊等方式获取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1949年至2008年,我国GDP与人均GDP情况。
材料二 1949年至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足100元增加到1578l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不足50元增加到4761元,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80%和90%分别下降到37.9%和43.7%;建国初期,中国基本上是个农业国,到2008年,第一产业由1952年的5l%下降为11.3%,第二产业由20.8%上升为48.6%,第三产业则由28.2%上升至40.1%(注:2008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三大产业比重:第一产业1.8%左右,第二产业22%左右,第三产业76%左右)。
(1)请描述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如何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上述材料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GDP和人均GDP不断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更快;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完善;产业结构得到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这表明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努力增加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