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与以往的淡化处理方式不同,近来被曝光的腐败案件,都引起了纪检部门的及时介入或严厉查处,让人们看到了新时期 * * 败的决心和力度。

B.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中国古籍数据库,就要重视统一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加强标准化建设要求,以保证数据库的质量和查询服务效果。

C.当今的中原,各个地市、各个县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覆盖河南全省,并初步形成了“一极两圈三层”的城市群框架,是一次大手笔的规划。

D.华中科大有关专家表示,立体打印技术的出现为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汽车等高端领域结构复杂零部件的快速研制带来了有益于社会的好消息。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选项C压缩后为“城市群框架是规划”,主语“框架”和宾语“规划”搭配不当。

综合题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

——摘自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

材料二 中国的家族社会有着古老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并且强调家庭和宗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但清末最后十年里,这一基础摇摇欲坠。儒家思想中诸如家庭忠义、孝道、贞节、三纲五常等观念已被西方思想中的个人主义、自由思想和男女平等观念代替。人们逐渐认识到,个人不仅是家庭的一员,更是社会、国家的一员,而且个人拥有即使是家庭中的长者也不能剥夺的权利。年轻一代的中国人开始宣布从家庭中独立出来,并把儒家教导的各种合理关系,斥之为过时的和封建的,家长的全能地位受到了挑战。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82年-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的构成(%)

年份1982年1990年2000年2005年
合 计100100100100
一人户11.858.4612.1214.13
二人户12.4314.2723.5128.67
三人户20.6733.539.5837.57
四人户23.2224.114.3111.11
五人及五人以上户31.8319.6710.488.52
——江苏省统计局《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人口、家庭结构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大家庭的基本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家庭发生的变化及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家庭的发展特点及其折射的社会趋势。(7分)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