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2010年7月3日,紫金矿业的紫金山铜矿发生污水渗漏事故并引发流域大面积污染,造成沿江上杭、永定地区鱼类大量死亡和水质严重污染。回答1~2题。

1、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告诫我们[ ]

①市场调节具有弱点和缺陷

②企业应增强社会责任感

③国家、企业和公民应增强节约意识

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十余年来,紫金矿业不断刷新着它的暴富神话,而暴富的成本,却一再以污染的形式压在紫金山周边的生态环境、村庄百姓和地方财政身上。紫金矿业的做法[ ]

A、体现了“先污染后治理”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B、符合企业的利益和要求

C、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D、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增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答案

1、C     2、C

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

背景资料:

某开发商投资新建一住宅小区工程,包括住宅楼五幢、会所一幢以及小区市政管网和道路设施,总建筑面积24000m2。经公开招投标,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双方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施工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部分条款如下:(1)合同造价3600万元,除设计变更、钢筋与水泥价格变动,及承包合同范围外的工作内容据实调整外,其他费用均不调整;(2)合同工期306d,自2012年3月1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止。工期奖罚标准为2万元/d。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因钢筋价格上涨较大,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关于钢筋价格调整的补充协议》,协议价款为60万元。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建设单位将水电安装及住宅楼塑钢窗指定分包给A专业公司,并指定采用某品牌塑钢窗。A专业公司为保证工期,又将塑钢窗分包给B公司施工。

事件三:2012年3月22日,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基础底板施工期间,因连续降雨发生了排水费用6万元。2012年4月5日,某批次国产钢筋常规检测合格,建设单位以保证工程质量为由,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还需对该批次钢筋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施工总承包单位委托具备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了检测,化学成分检测费用8万元,检测结果合格。针对上述问题,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索赔程序和时限要求,分别提出6万元排水费用、8万元检测费用的索赔。

事件四:监理工程师巡视第四层填充墙砌筑施工现场时,发现所有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墙体均直接从结构楼面开始砌筑,砌筑到梁底并间歇7d,再将其补砌挤紧。

事件五:工程竣工验收后,施工总承包单位于2012年12月28日向建设单位提交了竣工验收报告,建设单位于2013年1月5日确认验收通过,并开始办理工程结算。

指出事件二中发包行为的错误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