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若有以下程序:
main()

int a[4][4]=l,2,-3,-4,0,-12,-13,14,-21,23,0,-24,
-31,32,-33,0;
int i,j,s=0;
for( i=0; i<4; i++ )

for( j=0; j<4; j++ )

if (a[i][j]<0) continue;
if (a[i][j]==0) break;
s+=a[i] [j];


printf("%d\n",s);

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10】

答案

参考答案:58

解析: 本题中处理二维数组元素用了两重循环,外循环变量i表示数组的行,内层循环变量j表示数组的列。在第二重循环中首先判断数组元素的值是否小于0,若是则处理该行的下一个元素;若不是则判断a[¨刚的值是否等于0,若等于0则退出内层循环开始处理下一行;其他情况下,把a[i][j]的值加到变量s中。所以本程序段的功能是把每行值为0的元素前面的所有大于0的元素值加到变量s中。

计算题
材料分析题

根据图和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河去路遭太行山脉所阻,河水以巨力冲开三路——“人门”、“神门”和“鬼门”,此为三门峡。1957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三门峡水利工程在此修建。

材料二:

    “通过水土保持,兼上游支流再建拦沙大坝,到1967年来沙可以减少50%,而到三门峡水利枢纽运用了50年之后的末期,来沙可减少100%。”(1954年《黄河三门浃水利枢纽设计技术任务书》节选)

材料三:

    三门峡大坝建成后,水库蓄水后一年半中,十五亿吨泥沙被拦截在三门峡到潼关的河道中,潼关河床淤高了4.5米。迫使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水位上升。

(1)在图中以“■”符号标注三门峡水利工程的位置。

(2)黄河的泥沙未如1954年《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设计技术任务书》预期的减少,自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陕西省部分专家提出意见,要求停止三门峡水库蓄水发电,“废”掉三门峡水库,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市省部分专家反对水库低水位和汛期敞泄,要求合理利用三门峡水库,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