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热门网络词汇“给力”据说原本是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带劲”“给劲”“很棒”“精彩”等意思。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标题,立刻引发如潮热议。有网友大呼“标题给力”。在年末岁首的两个月中,“给力”一词更是红遍大江南北。打开电视、广播、网络、报纸,中央、省市级媒体纷纷套用,有人夸张地说,就连大街上的老婆婆都在用“给力”这个词了。

  面对这样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用简明通顺的语言表达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语言是灵动、鲜活的,它不断地更新,不断地淘汰,这是语言发展的正常现象。民间语言,网络语言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对传统语言进行补充、修正,使之更有活力,也反映了我们生活的变化、发展。主流官方语言,不能只是板着冷峻的面孔,也应从民间的语言中汲取滋养,使之更有亲和力、生命力。

示例二: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具有约定俗成性,要让人看得懂,听得明。语言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能盲目追风赶潮,要让时间来过滤,去粗取精。作为主流媒体,应该是规范语言使用的典范,应慎重使用网络语言,而不能丢失了自己庄重、严肃的风格。(言之有理即可)

问答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