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材料一 图一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
图二 2011年11月-2012年11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城镇化需要建设基础设施;城镇化过程中,这些转移的人口需要住房、汽车、耐用消费品;城镇化还会刺激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调整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
材料三 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国际需求萎缩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从实际情况看,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进入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阶段。我国市场空间大,回旋余地大,无论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还是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处处都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6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的正确性。(8分)
(2)结合材料三,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8分)
(1)自去年11月以来,我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下降;(2分)去年11月到今年11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逐月走低的趋势;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偏低(2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2分)
第二小问:①推进城镇化需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可以创造投资需求。(3分)②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并成为城镇市民,可以提升消费水平,刺激消费需求。(3分)③推进城镇化必然促进二、三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带动了消费结构升级。(2分)
(2)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1分) ②扩大内需,看到了事物发展的有利条件。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已进入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阶段,处处都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同时也看到了事物发展的不利条件。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国际需求萎缩,只能把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3分) ③扩大内需,既看到了事物的外部条件,也把握了事物的内部条件。从外部条件看,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国际需求萎缩,,对外贸易困难增大,从内部条件看,我国经济急需调整和转型,市场广阔。(3分) ④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政策,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1分)
题目分析:(1)概括图中信息,学生根据表头、数据,概括图中涉及的项目呈现何种变化趋势,通过总结消费和固定投资呈下降趋势,指出隐含的经济信息,我国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二小问,运用的原理是经济生活知识,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可以结合材料中对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对哪些方面的影响进行回答,包括对基础设施建设、人口消费、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影响。(2)该题原理指向性明确,范围固定,学生需要对联系的多样性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并能结合材料内容加以阐释。从联系多样性的原理、方法论要求上回答基本要点,再根据材料内容,选择突出材料主题的具体联系。包括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