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9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 * * * * 于2013 年10 月7 日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指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

(1)某班结合上述材料组织小组讨论,有同学认为,如果我国实现生态拐点,势必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请运用科学发展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知识谈谈你对此看法。(13 分)

(2)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回答,材料中“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的做法有哪些危害性?(7 分)

(3)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中提出关于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的论述的重要意义。(9 分)

答案

(1) ①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环境污染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2分)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高位增长的态势,但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耗严重制约了当前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生态拐点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2分)③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求。生态拐点是进一步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的具体体现。(4分)④生态拐点是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5分)

(2)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错误的意识对经济的发展有阻碍作用。“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必然会阻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2分)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材料二中“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是违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做法,是唯意志主义的表现。(2分)③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必然会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3分)

(3)①唯物辩证法联系观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2分)我国的经济建设必须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联系起来,统筹兼顾。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只顾到眼前利益、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3分)②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必须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坚持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2分)我国经济要实现长远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我国经济结构改革,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2分)

题目分析:

(1)本题属于辨析型的解答题,考生在回答时,首先要明确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运用科学发展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知识”,需要辨析的观点是“如果我国实现生态拐点,势必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考生在回答时,可以首先说明环境污染已经给我过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其次可以说明目前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再次可以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的角度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实现生态拐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说明;

(2)考生在回答材料中“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的做法有哪些危害性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考生首先可以从意识的反作用的角度分析说明其危害;其次可以从规律的客观性的角度分析说明要尊重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最后可以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基础的角度分析说明材料中“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的做法属于唯意志主义的体现进行说明。

(3)本题的设问指向是“分析材料中提出关于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的论述的重要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回答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考生可以首先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说明;其次可以从整体和 部分的关系的角度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系统优化法的角度分析说明其意义即可。

名词解释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