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实验时,小红应在 (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实验中,小红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 .
(5)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 “较明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3)A;(4)试验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5)较暗
题目分析:(1)如果使用平面镜做实验,就看不到后面的蜡烛了,没有办法确定像的位置;
(2)两根蜡烛完全相同,说明,B与A的像A’重合,说明
,根据等效替代法可知
,所以这样来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所以要在A的一侧观察;
(4)只做一次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到普遍的结论;
(5)周围环境越暗,蜡烛的像越亮,效果越明显,所以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