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放性试题

为了提高全校师生民族团结意识,某中学党支部、德育处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

生活感悟

同学们了解到,多年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出台政策措施,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以下是十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部分材料:

材料一:

注:这10年,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10年。目前,民族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分别是10年前的2.7倍和2.3倍,贫困人口减少了近60%。

材料二:过去10年来,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总量达到4万多亿元,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安排民族地区的总量达到8900亿元。“十二五”期间,中央在重大基础建设项目上还要继续向民族地区倾斜,以目前年均20%的增长速度看,5年投资就会翻一番。

哲学智慧

同学们知道,目前,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

付诸行动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同学们认识到,增进民族团结需要靠各民族人民包括我们青年学生的共同努力民族团结无小事。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能从民族地区的发展中感悟到哪些成功经验?(8分)

(2) 请你用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6分)

(3)面对下列可能遇到的情景,我们应该如何处理?(4分)

情景一:暑假到西藏旅游,导游提醒,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与禁忌很重要。到藏民家做客,主人倒酥油茶敬客时,客人需待主人双手捧至面前时,才能接过去喝,切不可自行端喝;藏族人禁吃驴肉、马肉和狗肉……

情景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身边外来少数民族务工经商人员也不断增加。有消费者与一位卖烤羊肉串的维吾尔族青年与发生纠纷争执时,旁边有人借机煽动,试图制造事端。

答案

(1)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2分)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消费增长,积极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实现投资、出口、消费协同拉动经济增长。)(2分)③扩大对外开放。(2分)④加强宏观调控,加大财政补贴和财政支持的力度。(2分)

(2)①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与整体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搞好局部。②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体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国家作为整体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民族自治地方将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部分的自治地方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更加强大。

(3)①当我们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做客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2分)②对不利于民族团结、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言论和行为,要坚决抵制、勇于批评、及时举报,并团结周围群众与之斗争。(2分)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