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有见识的人,皆知社会革命,欧美是决不能免的。这真是前车之鉴,将来中国要到这步田地,才去讲民生主义,已经很迟了。……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 “要建设一个富强的民国,首先要实施民生主义,实施民生主义的四大纲领是:节制资本,平均地权,铁路国有,教育普及。”——孙中山《在杭州国民党浙支部欢迎会上的演说》(1912年12月8日)

材料三 “私有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此则平均地权之要旨也。……中国以农立国,而全国各阶级所受痛苦,以农民为尤甚。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国民党一大宣言

(1)材料一中的“社会革命”,各指的是同盟会纲领和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12年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有什么重大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关于“社会革命”的内容有何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这一思想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2)节制资本,铁路国有,教育普及。

(3)材料一只提出“定地价的法”,材料三明确了土地国有,即政府照地主估报地价征税或收买。由保护土地私有到确认土地国有,并提出给缺田农民土地。

(4)原因:孙中山接受了中 * * 党的政治主张,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