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9分)小汽车仪表台内的鼓风机靠的是一种电动势约为10V,内阻约为30Ω的电池驱动的,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55mA,为了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流表的内阻RA=15Ω,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RO为定值电阻,对电源起保护作用。

(1)该同学接入符合要求的RO后,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取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多组数据,作出 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则根据图线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为E=    V, r=   Ω

(2)冬天为了防止汽车仪表玻璃起雾,可用通电电阻加热,用图丙所示10根阻值皆为30Ω的电阻条和上述电池,现在要使整个电路中电阻条上消耗的功率最大,且要求电阻条数最少,请在图丙中画出电路连线。

答案

(1)10 35 (2)

题目分析:(1)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整理得:,故图像的斜率等于,可求电动势E=10V;代入数据解得:r=35Ω;(2)设外电路的总电阻为R,则外电路消耗的功率,当外电阻R=r时,外电路的功率最大,故该电阻条的总电阻等于35Ω时,消耗的功率最大,由题意知,需6个电阻并联然后与一电阻串联,如图所示

阅读理解与欣赏

童 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心之所向,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清代文学家___________。

2.将原文空格处应填入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夏蚊成雷,                                        。心之所向,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

(1)喷以烟。__________________

(2)凹者为。_________________

(3)数十,驱之别院。________________

4.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比细察其纹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观察事物,经常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

    A.他能张目对日。

    B.他能明察秋毫。

    C.他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D.他有丰富的想像力。

7.本文的作者,童年时对着蚊子徐喷以烟,让蚊子“冲烟而飞鸣”,他做这件事感受到怎样的“物外之趣”?从这一事例中,你感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