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2008年8月18日中午,北京奥运会110米栏比赛。刘翔因伤退赛,留给国人一个孤独落寞无奈的背影。2012年,伦敦奥运会,刘翔在踢倒了第一个栏架后摔倒,再次因伤退出比赛,最后以一种几近悲壮的方式———单脚跳完全程完成了自己的奥运之旅。   材料二   1994年第17届冬奥会,叶乔波为中国代表队夺得冬奥会上的首枚铜牌。在赛后的手术中,医生惊讶地发现她左膝盖的两侧韧带和髌骨早已断裂,腔内有8块游离的碎骨,骨骼的相交处呈锯齿状。“叶乔波精神”一度被广泛宣传,叶乔波成了英雄,成了诠释“中国精神”的形象代表。但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是在轮椅上度过的,甚至不少人还担心她“永远都站不起来了”。 

结合两段材料,谈谈你对“坚持”与“放弃”的看法。(130字左右。)(6分)

答案

示例一:叶乔波的“坚持”让人钦佩,更让人心酸;刘翔的退出让人惋惜,但也让人欣慰。刘翔不必成为第二个叶乔波。竞技体育不是以运动员玩命来博取观众欢心的斗兽场。在可能严重损害健康的情况下,退出是明智的,理性的。国家利益尽管很重要,但并不能因此而忽略对运动员个体的人性关怀。更何况,体育的终极目的是强健体魄,而不是奖牌和奖金。

示例二:叶乔波的“坚持”让人心酸,但更让人钦佩;刘翔的退出值得理解和同情,但也更让人惋惜。国人的期盼,亚洲的荣耀,在那一刻都化为泡沫。对于自己伤情的判断,难道一定要等到正式上场的那一刻?是什么影响或者干扰了他的判断和决定?竞技场上的输赢难道仅仅是技能的比拼?叶乔波也许因为那一次的坚持“永远都站不起来了”,但她身上的“中国精神”是多少块金牌都难以比拟的。(6分)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定要有鲜明的立场,并用简练的语言清晰表达。切入点:坚持的是一种理想,放弃是一种明智。体育的终极目的是强健体魄,而不是奖牌和奖金。体育是一种精神,超越了肉体。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自圆其说即可。

写句子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