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lmol Na2O2晶体中共含有4NA个离子

B.0.1mol Al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铝胶体,生成0.1NA个胶粒

C.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混合气体含有NA个氧原子

D.1mol•L-1的CaCl2溶液中含Cl-的数目为2NA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的个数之比是1:2,所以lmol Na2O2晶体中共含有3NA个离子,A不正确;氯化铝溶于水,铝离子不可能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B不正确;氧气和臭氧都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则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混合气体含有NA个氧原子,C正确;D中不能确定溶液的体积,所以不能计算氯离子的个数,D不正确,答案选C。

点评: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这是由于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

单项选择题 A3型题
实验题

根据下列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制取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_________ (填序号),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

(3)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 (填序号),为了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度,一般在试管中加入药品 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 _________ (填序号).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D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F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_ _________

(5)小元同学准确称取7.9g纯净的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他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_________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 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他收集到氧气580mL(标准状况).

意外发现:根据计算,7.9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应生成氧气560mL(标准状况).小元通过数据分析,意外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和理论计算的氧气体积不相符合,并且在实验中还意外发现锰酸钾能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提出假设:小元取实验后的少量固体残渣再次加热,经检验又产生了氧气.

根据小元发现的问题和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1:二氧化锰也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

假设2:锰酸钾也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假设3: _________ (只填一种)

设计实验:小元用最初加热所得的残渣及必要的实验用品,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验证假设2.请在下面实验流程方框中的相应位置填写各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

请简要叙述步骤5的操作 _________ .得出结论:若观察到 _________ ,则假设2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