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在下面横线上修改。

⑴在第一节思品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⑵小军同学在自我介绍结束时,做了一个非常搞笑的动作,全班同学都忍俊不禁地笑了。⑶老师也被课堂上的热烈气氛感染了,笑得那么幼稚可笑。⑷在欢笑声中,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

  句。修改为:                                                       

  句。修改为:                                                    

答案

(2)重复啰嗦。去掉“地笑了”或将“忍俊不禁”换成别的词

(3)用词不当。把“幼稚可笑”换成别的词。(每句1分)

题目分析:先读一篇,根据语感找出病句,再分析句子的结构,根据自己平时所掌握的病句知识判断病因,加以改正。

点评:本题不难,病句很容易判断和修改。判断病句,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因类型)作分析。所以,平时多阅读培养语感是很重要的。

填空题
多项选择题


(由单选和多选组成。)

甲、乙、丙三个公司均为股份有限公司,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丙公司为15%,所得税核算均采用递延法,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等额摊销。有关资料如下:
(1)2004年7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100万元和一项固定资产投资于丙公司,取得丙公司2500万股普通法入股(占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0%,丙公司普通股的每股面值为1元),不考虑相关税费,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项固定资产账面原价(等于原计税价格)为2200万元,已计提折旧8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双方确认的投资价值等于账面价值,该固定资产转让的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2005年1月1日,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3100万元,公允价值为32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2)2005年1月1日,甲公司以其拥有的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750万股,换入乙公司的W生产设备一套和无形资产一项,并收到补价60万元。乙公司的W生产设备和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450万元、150万元,公允价值分别为600万元、300万元,均未计提减值准备,假设转让过程中未发生相关税费。
(3)甲公司取得的W生产设备经安装调试于2005年6月13日投入使用,发生的安装调试总支出为25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4)乙公司2005年1月1日取得对丙公司的750万股股权投资后,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按成本法核算,而且至3月31日尚未计提减值准备。
(5)乙公司于2005年4月1日以银行存款700万元买入丙公司500万股股票(不考虑相关税费),并将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6)丙公司成立于2004年7月1日,2004年度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其股东权益变动除利润因素外,无其他事项,年终除提取盈余公积外无其他利润分配事项。2005年1月1日股东权益有关账户的余额为:“股本”贷方余额为5000万元,“盈余公积”贷方余额180万元,“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方余额为1020万元。
(7)2005年9月5日,丙公司接受一外国公司捐赠Y设备,并于当月投入使用。该设备经确认的价值为250万元(与税法规定相同,假定按税法规定确定的价值一次计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与税法规定一致),年末未计提减值准备。
(8)2006年2月15日丙公司完成了2005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
(9)丙公司2005年1~3月实现净利润300万元,4~12月实现净利润1082.5万元。2006年3月5日丙公司董事会作出如下决议:按2005年度实现净利润的15%提取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每10股派2元。丙公司2005年的年报于2006年3月15日批准对外报出。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公司2004年7月1日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业务应作的会计分录为( )。

A.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投资成本) 250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500000

B.借:固定资产清理 14000000累计折旧 8000000 贷:固定资产 22000000

C.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投资成本) 250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4000000 银行存款 11000000

D.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投资成本) 25000000累计折旧 8000000递延税款330000 贷:银行存款 11000000 固定资产 22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