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成都石室中学开展 “中学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该校61名同学在一堂名为“设计你的墓志铭”的课程上,庄重地为自己的人生作了“最后总结”。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对这一设计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请谈谈你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简要陈述理由。(不超过80字)(6分)

答案

赞成理由:可以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认识到生命的重要);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意义(引发学生反思“活着”);引导学生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反对理由:让孩子写自己墓志铭,太不吉利;十几岁的孩子,对死亡这个命题缺乏思考;青少年自杀例子较多,应尽量避开这个话题。

(能就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题目分析:解答本题,只要抓住话题的思辨性,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任一方面谈即可。可以此为切入点:这件事从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角度意义很大。但思考人生的形式多种多样,每种形式都会有正面与负面的效果。负面的效果就是应用一种积极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而不要早早背上沉重思想负担。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任何事物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无论赞成哪个方面,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材料分析题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将被试者分为三组:给前两组注射一种能够产生与情绪有关的生理状态的药物,包括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手发抖、脸发热等,并告诉第一组被试者注射这种药物会出现诸如心跳加快等反映,告诉第二组被试者注射这种药物是无害的,可能引起发麻、发痒等感觉。给第三组被试者注射的是生理盐水,并让他们知道。然后,心理学家将所有被试者先后安排在“快乐”和“愤怒”两种环境中。在“快乐”环境中,被试者与同伴一起唱歌、跳舞、玩耍;在“愤怒”环境中,被试者的同伴不断咒骂、指责他们,一脸不愉快的表情。结果发现:那些被错误告知的第二组被试者最易受环境的影响,在“快乐”环境中更快乐,在“愤怒”环境中更愤怒;第一组被试者由于已经知道自己的生理反应是由药物引起的,便不从环境中寻找线索,因此他们不易受环境中他人行为的影响;第三组的反应介于二者之间。

这项研究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的关于情绪方面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