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额定电流约0.3A)

B.直流电流表A(0-0.6A,内阻约0.5Ω)

C.直流电压表V(0-6V,内阻约5kΩ)

D.滑动变阻器R1(0-10Ω,2A)

E.滑动变阻器R2(0-100Ω,0.2A)

F.电源(6V,内阻不计)

G.开关S及导线若干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______(选填R1或R2);

(2)某同学设计了实验测量电路,通过改变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使电表读数从零开始变化,记录多组电压表的读数U和电流表的读数I。请在下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3)该同学在实验中测出8组对应的数据(见下表):

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___W,该测量值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4)请在下图坐标中,描点作出U-I图线。由图象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1)R1

(2)

(3)1.25,大于

(4),增大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叶子时期的梅

晨义

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可是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

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忽略了一点,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

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棵,或者是那一棵。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留连伫足的行迹。都被风吹去了,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找到了丁香花,也就找到了默然的梅。

可爱的你呀,藏在了自己的叶子里。但我还是认出了你。花朵是你的脸吗?叶子是你的衣裳吗?我不知道,你有太多的神秘。

腊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遗忘,被许多眼睛所忽略。

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

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要跟着一个“花”字。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

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而绝非如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所写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绝不是这样!我不怀这样的心思来看它。青枝交错,碧叶婆娑,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寻求和赞赏,如今它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泪,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

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

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寻问:“你认识它吗?”

但此刻分明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

14.文章第3段说“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联系下文,“我的心事”是什么?(请用原文的话回答)(2分)

                                   

15.对叶子时期的梅,作者极力称道的有哪些方面?(6分)

16.文章引用叶芝的诗,意在阐明什么道理(4分)

17.本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文章最后一段用“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这句话作为全文的收笔,有何深刻含义?(6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