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根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 * * 的举国之饮,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使它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A.修改:成为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B.修改: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C.修改:使它成为中国文化中的奇葩一朵。

D.修改:使它成为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结合画线句前面的语句可知,“中国茶文化”是主语,“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谓语,应把“使它”去掉。所以应选B。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有何不同?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6分)

(3)通过以上对东西方思想文明的对比,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2分)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