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1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倡导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的行动。2007年以来这一行动得到众多国家和公众的支持。今年3月23日,南京再次举行“地球一小时”全球接力活动。然而此次南京的接力活动,用电量与往年有所下降不同,反而上涨了5万千瓦时。有市民认为,“地球1小时”活动难以继续下去,理由如下:
(1)宣传“地球一小时”活动,所造成的浪费、污染不小,投入比收益大;
(2)民众参与此活动,会给民众带来生活上的不便。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评价该市民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新事物从产生到发展,再到最终战胜旧事物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事物的发展就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前进过程中有曲折,在曲折过程中向前进,这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基本途径。(2分)
该市民所述理由确实是目前“地球一小时活动”施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在“地球一小时活动”宣传过程中确实有造成一定的浪费,也给民众带来一些生活上的不便,出现暂时的投入比收益大的现象,这些都是新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的缺陷,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曲折。(2分)
该市民仅仅因为事物发展出现的曲折就认为该活动难以继续下去,是没有考虑到该活动所带来的长期效益,没有认识到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因此,上述理由夸大了事物发展中的困难,把困难看成不可逾越的障碍,而不是看作前进中的困难,夸大了曲折性,从而否认了前进性。(2分)
“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自觉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这是有利于生态文明发展之一新事物的重要举措,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曲折过程,虽然“地球一小时活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但长期坚持下去是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发展的,因此“地球一小时活动”的施行就是在前进过程中曲折地向前发展。(4分)
因此,该市民的理由不能充分支持其观点。(2分)
题目分析:该题重点是明确对“地球一小时活动”的认识,开展这一活动,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自觉节约资源,是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是新事物,其前途是光明的,但成长的道路是曲折的。该市民夸大了困难的存在,否认了前进性,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推断运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