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阅读材料:

1005年,宋辽达成议和。宋朝每年向辽纳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回答:

(1)当时的宋朝建立者是谁?定都在哪?

(2)“辽”的前称是什么?定都在哪?

(3)宋辽议和盟约名称叫什么?宋辽议和有何影响?

答案

(1)宋太祖赵匡胤;东京(2分)

(2)契丹;上京;(2分)

(3)澶渊之盟;(2分)宋辽之间100多年保持和平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2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北宋的建立和宋代民族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根据所学知识,960年春,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奉命带兵北上,到了开封东北的陈桥驿,遂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回师都城,夺取了后周 * * ,定国号为“宋”,史称“北宋”,定都东京,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根据所学知识,契丹族首领阿保机建立了辽 * * ,都城是上京。

(3)根据所学知识, 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与1005年1月与辽订立屈辱的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出现了100多年和平安定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了加强。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辽宋金的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但和是主流,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有利于民族间的融合和发展,战是次要的,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说明,中 * * 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间的战争有正义非正义之分,没有侵略和被侵略之说,同学们要注意这一点。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