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初支付1000万元购置了一栋办公楼,用于出租,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经营租赁合同,从2009年1月1日起,租期三年,每年租金80万元,在年初一次性收取。该办公楼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预计净残值为0,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已知2009年末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2010年末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150万元;2011年末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 [要求] (1)假设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请对2009~2011年上述业务作出相关的账务处理(收入确认和折旧在年末进行处理)。 (2)假设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请对2009~2011年上述业务作出相关的账务处理。 (3)比较三年两者计量模式对税前利润的总差异。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假设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请对2009~2011年上述业务作出相关的账务处理 ①2009年 年初购建房地产时 借:投资性房地产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2009年初收到租金 借:银行存款 80 贷:预收账款 80 2009年末确认收入和计提折旧 借:预收账款 80 贷:其他业务收 80 借:其他业务支出 40 贷:累计折旧[(1000-0)÷25] 40 ②2010年 2010年初收到租金 借:银行存款 80 贷:预收账款 80 2010年末确认收入和计提折旧 借:预收账款 80 贷:其他业务收 80 借:其他业务支出 40 贷:累计折旧 40 ③2011年 2011年初收到租金 借:银行存款 80 贷:预收账款 80 2011年末确认收入和计提折旧 借:预收账款 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80 借:其他业务支出 40 贷:累计折旧 40 (2)假设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请对2009~2011年上述业务作出相关的账务处理 ①2009年 2009年初购建房地产时 借:投资性房地产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2009年初收到租金 借:银行存款 80 贷:预收账款 80 2009年末确认收入和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预收账款 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80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②2010年 2010年初收到租金 借:银行存款 80 贷:预收账款 80 2010年末确认收入和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预收账款 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80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 ③2011年 2011年初收到租金 借:银行存款 80 贷:预收账款 80 2011年末确认收入和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预收账款 80 贷:其他业务收 80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 (3)比较三年来两者计量模式对税前利润的总差异 ①成本模式三年的税前利润总额=(80-40)×3=120(万元) ②公允价值模式三年的税前利润总额=(80+100)+(80+50)+(80+50) =180+130+130=440(万元) 公允价值模式比成本模式计算的税前利润差异=440-120=320(万元)。 可见,在投资性房地产在不断升值情况下,公允价值模式比成本模式计算的税前利润要多出许多。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