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仆窃为国家思今之策,既与鲁墨和决不可自我生事,宜严章程谨约束,不令其骄悍,乘间收满州而逼鲁,来朝鲜而窥清,取南洋而袭印度,三者当择其易为者而为之,是天下万世可继之业也。”

材料二: 之所以丧师失地,“一误于因循,再误于蒙蔽,三误于粉饰,四误于虚骄”,“遂令日人得以乘其蔽”

材料三: “时局之危,有危于此时者乎?图治之急,有急于此时者乎?”“台湾沦为日之版图;东三省又入俄之笼网;广西为法所涎;云南为英所睨。迩者胶州海湾之强取,山东铁路之包办,德又逐逐焉”

(1)材料一出自哪国思想家,对该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材料二中的“丧师失地”指什么?你是否赞成材料的观点,为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 “丧师失地”所带来的影响。(2分)

答案

①日本;影响了日本的对外政策,使日本日后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4分)

②“丧师”: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失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赞成,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落后及政治的腐败。(6分)

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2分)

填空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