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 * * 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材料二: 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月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撒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

材料三: 图是19世纪末一位爱国志士绘制的《时局全图》。

材料四: 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请回答:

(1)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的理由是什么? (6分)

(2)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现状? 说明什么问题?(6分)

(3)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结果怎样? (6分)

(4) 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变化并谈谈你的认识。(8分)

答案

(1)“当前局势”指林则徐虎门销烟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借口。

原因:中国地广人多,有望成为巨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6分)

(2)材料二说明了列强帮助清政府 * * 太平天国运动,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

材料三反映的现状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 * * 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说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各自独占的殖民地。(6分)

(3)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沉重地打击了列强在中国的势力,列强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列强由直接控制中国转变为在华扶植代理人。《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分)

(4) 变化:清政府由抗击列强的侵略到与列强勾结,再到完全被驯化。

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趋汇流;民主革命必须将反帝反封建相结合;要实现国家富强,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8分)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某实训基地,北侧车间为单层单跨钢结构,南北朝向,跨度9m,柱距6m,墙体净高了Zm,纵墙设计净长64m;办公用房为两层砖混结构,采用横墙承重,基础全部设计为条形基础,因地质条件原因埋深不同;南侧有4m左右高的挡土墙,石材砌筑;该地区潮湿,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按7级抗震设防,施工气温250C左右。

情形1:纵墙砌筑18Omm厚墙体,底层窗台标高以下部分全部采用昔通粘土砖砌筑,窗洞顶部增设高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腰梁以上全部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山墙全部用普通粘土砖砌筑240mm厚空心墙;要求粘土砖、砌块在砌筑前1~2天浇水润湿,砂浆机械拌合时间不少于2min。

情形2:办公用房基础均采用三顺一丁的组砌方式,要求从低处砌起,并应向高处搭砌,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底的高差,基础的底面和顶面应丁砌。

情形3:挡土墙采用石灰石块砌筑,外侧选用大石块铺浆法砌筑,要求铺浆长度控制在lm以内;内侧采用小石块填实,灌浆法砌筑。

请根据背景资料完成相应小题选项,其中判断题二选一(A、B选项),单选题四选一(A、B、C、D选项)多选题四选二或三(A、B、C、D选项)。不选、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情形2中,“要求从低处砌起,并应向高处搭砌,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底的高差”的做法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