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对联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撰写对联需要综合运用词法、句法、修辞、音韵等方面的知识。十多年前《羊城晚报》“联名得意工作室”为执信中学高三毕业年级拟写了一副对联:“执锐千军向无敌,信坚一念是为雄。”现今读来,其深厚雄浑的气势仍让人倍感振奋。2013年春节即将来临,请同学们运用对联的知识,为学校的运动场馆、上课教室或其他学生活动场所拟写一副对联,表达新春的美好愿望,或为即将毕业的初三、高三的同学送上你诚挚的祝愿。(拟对联时请标注具体的场馆或年级)

场所或年级:                     

上联:                               下联:                      

答案

(1)形式3分。(上下联应该句式结构相同,1分。对应词语必须是词性相同,1分。下联末字只能是阴平或阳平声调,1分。)(2)立意角度3分。

题目分析:一般不能用同字相对,宽对可以用同一个字,但决不重复使用上联中(相邻的)两个字,若有扣1分。“构思巧妙,立意新颖”,选场所的能表达新春的美好愿望,选毕业年级的同学的能表达诚挚的祝福2分;若构思笨拙,立意欠佳,酌情扣立意分。对联的上下联应构成有机对应或联结关系,不是各不相干的,1分。

点评:对联,就像律诗里的“对仗”,是文学形式之一,写对联要求: 1、仄起平收。上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这一条是对联必须要遵守的,也就是基本中的基本。2、平仄相对。上下联相应的位置,要平仄对仗,上联用平,下联则用仄,反之亦然。当然这个要求太严苛了,不容易做到。变通的办法是:关键的位置能做到平仄相对就可以了。所谓关键位置,指的是词的中心。词组末尾的那个字、以及动词一般来说要求对仗。如红花的花字,笑春风的笑字、风字。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做到这两点,格律上就大致过关了。但还有一些其它的要求,可称为进阶篇。要写好对联,这些进阶的要求,也要慢慢适应。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