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某天然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可以发生消去、银镜、显色等多种反应

B.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17H16O5

C.该化合物中全部的碳、氧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

D.一定条件下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和8mol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A.含-CHO,发生银镜反应,含酚-OH,可发生显色反应,但与-OH相连C的邻位C上没有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A错误;

B.由结构简式可知,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17H14O5,故B错误;

C.苯环为平面结构,但中间环不是苯环,含2个四面体结构的C,则所有C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故C错误;

D.苯环、-CHO、C=O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一定条件下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和8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背景材料]

某厂工人在新扩建的库房内安装消防设施,在安装过程中,不慎造成电线短路,引起库内棉堆突然冒烟起火。由于现场工人不会使用灭火器,火势迅速蔓延。辖区消防中队接到报警后迅速出动,然而厂区无消防栓,消防车要到几公里以外取水,加上风大,火势迅速蔓延到楼上各层。当地调度紧急调集多个消防中队增援,经过近12h的奋勇扑救,大火基本扑灭。其后留下一个消防中队继续扑灭余火,其他消防队相继撤离。为彻底消灭火种,火场指挥部先后调来多台挖掘机和推土机进入厂房,并让该场派出几十名工人协助消防人员清理火种。不久,厂房突然发生倒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事后,厂长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将企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纳入了该厂的工作计划。并将这项任务划分给了安全科,安全科科长受命后,立刻召集本部门人员成立了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小组,进行了分工,并特意派出小组成员参加了预案编制培训班。编制小组在编制应急预案的过程中,在档案室找到了当年的企业预案。编制小组在该预案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修改,参考有关书籍及其他企业的预案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工作。最后形成了该厂最终的应急预案,经厂长签字后下发至全厂各部门。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各类公共安全事故和灾害与事件的共同特征是()。

A.不确定性

B.多发性

C.后果易激化

D.临时性

E.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