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表明市场秩序的混乱和诚信的缺失。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应该是法治和道德经济,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材料二:某地部分群众买了“染色馒头”后极其不满,借机对销售“染色馒头”的超市实施打砸行为,给超市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应该是法治和道德经济。”(6分)

(2)结合材料二,适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对某地部分群众的行为进行评价。(6分)

答案

(1)①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价格在竞争中形成。竞争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形成外在压力,促使他们根据价格涨落反映的供求关系变化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推动科技和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2分)②市场经济也应该是法治和道德经济。市场竞争中,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也会带来市场秩序的混乱。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2分)③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2分)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2分)②公民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行使权利的同时,要遵守宪法和法律,上述部分群众借机对销售“染色馒头”的超实施打砸是违法行为。(2分)③公民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上述部分群众的行为损害了国家、他人的合法权益。(2分)(如果回答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也可给分)

(1)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法制性等特征。材料中“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的出现,是市场调节弊端的表现,也严重扰乱了政策的市场秩序,这就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需要靠法治理,需要社会信用体现的的建设。

(2)本题考查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有关知识。材料中某些群众的过激行为是公民无序政治参与的表现。我国公民在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同时不能损害国家及其他公民的权利。这就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如,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于相结合原则等。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