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年是邓 * * 南巡二十周年。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 * *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二 二十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2011年,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胜利对接、“瓦良格”号试水、李娜首夺法网冠军……。世界在瞩目,中国龙腾飞!当下,国际社会纷纷预测、评论未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一个崛起的中国,究竟会给全球带来何种影响、承担多大责任?作为国际社会秩序的传统主导者,西方国家又该如何应对中国崛起?
材料三 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将十分严峻复杂。其中欧债危机对欧洲及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会进一步显现。欧债危机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讲,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长期积累的后果。欧盟特别是欧元区的形成,在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导致了区域内国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丧失。
长期以来,欧洲奉行消费至上的观念,致使国内储蓄不足,寅吃卯粮现象严重,政府和私人部门长期过度负债。长期的高福利政策是欧元区诸国财政负担沉重一大诱因。欧盟各国的创新能力下降,使得经济发展缺乏坚实的基础和新鲜的动力。
请回答:
(1)阐释材料一邓 * * “谈话要点”体现的思想。(10分)
(2)结合材料二,请从综合国力角度,对“中国崛起” 谈谈你的看法。(8分)
(3)结合材料三,从哲学角度说明欧债危机的产生给我国的启示。(8分)
(1)(10分)材料一邓 * * “谈话要点”体现的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的思想,主要有下列涵义:(1分)
①相对于发展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来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和方法,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要搞经济建设,而市场经济能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正是在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问题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体制,找到了结合点。(3分)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与资本主义社会相似,但却有根本的不同。市场经济既有共性和普遍性,也有因社会制度不同、国情各异而造成的个性与特殊性。(3分)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主体。(3分)
(2)(8分)①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它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精神等实力,以及其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等基础实力。中国崛起是指中国近年来,在全球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方面实力的增强,综合国力的提高。(2分)
②由于中国拥有稳定而众多的人口,以及拥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正在崛起,中国也经常被视为是一个潜在的超级大国。(2分)
③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崛起,综合国力的提高,不会给世界带来威胁,反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
④中国虽然综合国力在不断提高,但是仍然有许多经济、社会、环境与政治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有待克服。此外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2分)
(3)(8分)①要发挥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作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我们应高度重视政府债务问题,必须未雨绸缪,将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2分)
②要着重把握事物内部矛盾,要把立足点放在国内,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坚持将解决本国问题置于制定货币政策的中心环节。(2分)
③要坚持全面地看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和适度原则。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注意避免走福利国家的老路。所以社会保障的改革应秉承循序渐进的策略,既要保障生活,又要促进生产发展。要适度消费。(2分)
④坚持发展的观点,推动各方面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掘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经济发展是解决包括债务危机在内的各种经济问题的最佳良方。中国经济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寻找未来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点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2分)
本题以邓 * * 南巡二十周年发表重要讲话、二十年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范围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哲学生活,考查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国力、唯物论和辩证法,题目类型体现类、评析类、措施类。第(1)问,材料中邓 * * 的论述,实际就是阐明在资源配置中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本问根据教材知识进行梳理整合,难度不是太大;第(2)问,本问知识限定明确综合国力,所以首先要对综合国力这一知识点进行表述,中国崛起实际是综合国力的提高,第二层,要表明中国综合国力提高后,坚持的外交政策,第三层,要辩证的看待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既看到提高,也看到差距;第(3)问,本题的难度较大,首先本题的设问范围较为宽泛-哲学角度,需从整个哲学教材出发,从材料中一点点提取相关信息,归结出相关哲学知识点,“立足国内、重视政府债务、循序渐进、寻找未来发展动力”等信息,分别对应意识的特点、矛盾、全面、实际出发、适度、发展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