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 * * 则材料并分析它们内在的联系基础,写一则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12分)
四川新生代农民工带着改变自己未来的憧憬走出大山,然而,工作强度高收入低、福利保障差、受到歧视是他们普遍遭遇的困境,低学历低技能使他们只能从事那些环境恶劣、工资低、待遇低的工作。微薄的收入,难以满足他们的都市化消费。从四川到广州、深圳闯世界的年轻人,不少选择以抢夺他人财物的方式在城市立足。(摘自《四川新闻网》11年04月11日)
河北省文安县外出务工的人数较多,大都面临就业难、业余生活单调等问题。为此,由团县委牵头成立了“青年农民工加油站”,为外出务工青年提供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就业信息、法律 * * 、紧急救助等在内的10个方面服务。——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青年农民工找到“家”的感觉,更好地融入城镇生活。(摘自《河北日报》2011-05-27)
刘明,是湖南常德桃源县的一个青年农民。在广州打工时,他从服装厂车工、酒店服务员,一步步做到了酒店主管。刘明看到工友们在工作之余,不是逗留在路边的黑网吧,就是泡在赌博的游戏厅,深有感触。2006年,他辞掉酒店经理的职位,自己掏钱,创建了工友俱乐部——“心灵之约蓝吧”。该俱乐部还创办了《草根》杂志,开办了职业培训班。 (摘自《长沙晚报》2011年10月1日,有删节) 答:
①青年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堪忧,大多就业困难,物质生活贫困,精神生活单调,身处异乡,缺乏心灵的归宿感。②各地政府应高度重视,为青年农民工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并努力打造青年农民工的美好家园,以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家园的温暖。③青年农民工应自尊自爱,自食其力,不断学习,提高技能,并有精神追求,创建精神家园,成就美好人生。(每个要点各4分)
题目分析:首先要分析这三则材料的内在关联性。这三则材料都涉及青年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它们大多就业困难,物质生活贫困,精神生活单调,身处异乡,缺乏心灵的归宿感,容易出现一些隐患。对此,材料中还涉及青年农民工的具体做法,其中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比如第三则材料中的刘明;也有政府的行为,比如第二则材料。新闻短评,既要有新闻,又要有评论,以评论为重点。新闻,就是这三则材料中所涉及的内容,评论就是针对青年农民工的这种状况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