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雷曼兄弟投资银行的破产为标志,美国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政府频频出手,实行金融机构国有化。国会也通过了8500亿美元的救援计划。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为保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在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拉动经济增长。
这场前所未见的政府干预行动引起了某校高二(1)班同学的极大关注,他们结合《经济学常识》的学习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同学甲说:美国是市场经济的样板,政府干预经济动摇了美国市场经济的基石。这向我们证明了市场经济也许并非好的选择,私营经济几乎就是危机的制造者。
同学乙说:在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也是市场失败的证据。事实证明,资源配置不能“让市场决定”,必须由政府掌握资源,强力干预经济。
同学丙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政府干预经济是政府负责任的选择。但人类的经济历史证明,政府不可能比市场做得更好,市场仍然是配置资源最好的机制。
(1)上述三位同学争论的焦点是什么?(4分)
(2)请简要评析上述三位同学的观点。(12分)
(3)对于中国来说,是否还应继续进行市场化的改革?请阐述你的观点。(8分)
(1)三位同学争论的焦点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发挥作用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否是对立的,配置资源的最好方式是什么。(4分)
(2)同学甲从政府干预经济看到了新自由主义政策及其私有化主张在美国的失败,有其合理之处。但他将美国看作是市场经济的样板,从美国金融危机得出市场经济并非好的选择、私营经济是危机制造者的结论是片面的。市场经济具有多种模式,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相结合,会呈现不同的特点。我国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同学乙认为政府干预经济就证明了市场的失败是错误的。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市场经济必须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当市场经济弊端对经济造成危害时,政府都不会无所作为。但由此得出必须由政府掌握资源的结论是错误的。
同学丙看到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看到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有其合理之处,但认为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最好机制,忽视了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同时国家能够对经济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每点4分,简要叙述即可)
(3)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宝贵经验。(2分)实践证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了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2分)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又注重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缺陷,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4分)
本题以雷曼兄弟投资银行的破产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政策等知识的理解。(1)三位同学争论的焦点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发挥作用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两者的问题。(2))同学甲看到了新自由主义政策及其私有化主张其合理之处,结论是片面的。我国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适应了生产力发展。
同学乙认为政府干预经济就证明了市场的失败是错误的。从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的角度回答。
同学丙看到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看到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也要看到片面性。把市场与宏观调控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