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交往频繁。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对日本历史进行了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中所缺的内容。(10分)

变法图强在孝德天皇主持下,日本进行了

(1)          (改革名称),这次改革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为

(2)                        。

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日本进行了

(3)                   (改革名称),这次改革使得日本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为(4)                               。

向谁学习(5)                    (6)                               
启示(7)                                                              

答案

(1)大化改新(1分); (2)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变为封建社会(2分);

(3)明治维新(1分);    (4)使日本从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2分);

(5)中国的隋唐制度(1分);     (6)欧美(1分);

(7)重视改革,顺应历史潮流;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2分,言之有理就可酌情给分)。

题目分析:(1)——(6)本题以表格形式考查日本历史上两次关系国运的改革。大化改新,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646年,革新派以隋唐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并诏书公布改新的内容,律令严格划分良贱的身份制。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是日本从奴隶社会 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明治维新是19世纪后半期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时值明治天皇在位,故名。19世纪上半期,随着资产主义因素的增长、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日本封建统治危机四伏。1854年日本被迫开港后,西南强藩下级武士中的改革派掀起尊王攘夷运动,后转为倒幕运动,最终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明治政府成立后,向欧美学习,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消灭了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地税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殖民地化的危机,建立了近代民族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日本仍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7)分析者两次改革的共同点得到启示:日本这两次改革都是天皇顺应历史潮流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都改变了社会性质,都是学习别国的长处。由此得到的启示是:重视改革,顺应历史潮流;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改革。本题把两者混淆一起考查,很好考查了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辨析能力。通常以材料题的形式来考查这两次改革。注意不能把大化改新写成大化改新。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史实,还可以考查的内容包括:内容(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等)明治维新的消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保留封建残余;日本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成为亚洲的新威胁。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