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我们曾学过王勃、苏轼、毛 * * 、郁达夫等许多名家笔下的“秋”,领略了秋日胜景。请以“赣江傍晚的秋色”为内容,写一段文字。要求:

(1)以景物描写为重点。

(2)至少使用比喻、拟人、夸张三种修辞手法中的两种。

(3)要有一处古诗文名句的引用。

(4)结构相对完整,字数150左右。

答案

时值深秋的赣江,没有了春天的妩媚,也没有夏日的生机,这是一个成熟的季节,收获的日子,此时的赣江,更有自己的特色。河堤上,沙滩上,早日那青翠欲滴的小草已蒙上秋霜的色彩,青中透着金黄。堤岸两边的沙洲上,放着全周家村的耕牛,大小总共不下五十头。只见它们在悠闲的啃着那些生长了大半年的小草。时已傍晚,牛的主人们都在大堤上候着,有人吸着旱烟,有人相互谈着家事,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各自的目光在寻找自家的牛,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现在已经很难找到“牧童骑黄牛”那田园诗般的意境了,因为小孩都有机会读书,不用再去做牧童了。此时此景,我还是感觉到了那返朴归真的诗一般情境。

题目分析:景物描写的方法

(一)从多种感官写。

秋天的风,吹走了春季的“湿”,吹走了夏季的“闷”,带来了一阵清凉。人们都说,秋风是干燥的。我却不以为然,我喜欢秋风拌面的感觉,它可以让人头脑清醒;可以让身上的尘埃飞向远方;可以带我们的灵魂走进秋色。秋风一闪,万树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和优美的舞姿,那个场面隆重盛大,不亚于盛大晚会的热闹场面,满天飞舞着蝶一般的落叶。叶子之间碰撞出的响声似乎在向大地母亲报喜,离家的孩子要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激动的心情是无以用言语表达的,也不需要表达,因为秋风已经悄悄地告知大地。

(二)正面与侧面相结合。

正面描写:就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动和语言。

侧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三)虚实相结合写。

景物描写中,我们在此时此地所见之景是实的,由眼前所见实景生发联想、想象而得的彼时彼地之景是虚景。

虚写是叫常见的一种手法,与之相对应的是实写。虚实结合是其运用最多的地方。虚即是空。通过浮想联翩将画面描写得美妙绝伦。

(四)多角度的进行描写。

比如上看、下看、近看、远看,要变换各种观察角度。就像一个摄影师,一会儿把镜头遥远,一会儿拉近呈放大特写,一会儿俯拍,一会儿仰拍,这样文章才有动感。

(五)生动的描写。

运用一些艺术手法,尤其是修辞手法,使得内容生动形象起来。

(六)动静结合。

孤立的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动衬静,以静写动,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七)色彩的渲染。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