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面对海洋中所蕴含的丰富资源,人们认识到海洋资源对经济的巨大拉动和支撑作用,纷纷加入海洋开发的行列。但是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面临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开发利用中出现的制度不完善,使得资源被过度捕捞而导致部分资源利用不合理,破坏严重;二是受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设施条件、管理体制等因素的限制,一些适宜于综合利用和多层次利用的资源,往往只利用了其部分功能,浪费严重;三是投入不足,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仍处于传统产业开发阶段,属于粗放型、资源消耗型经济结构,高科技产业形不成规模优势,新兴产业发展滞缓等。
材料二 5月3日~4日,在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签署了《2011~2015年中国国家含义海洋局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海洋与渔业科技合作框架计划》)简称《框架计划》),确定了中美未来海洋与渔业科技合作重点领域和方向。双方确定了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数据交换与服务、海洋灾害预警预测及其应急管理、海洋生态系统与全球碳循环研究、海洋高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海洋政策、管理以及国际海洋事务合作等8个优先合作领域。
(1)根据材料一,针对材料中的问题,政府可采取哪些经济手段?(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中美签署《框架计划》的原因。(8分)
(1)①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计划,完善制度,促进海洋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
②用税收杠杆鼓励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提升海洋产业结构层次。
③加大财政支出的投入,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改善设施条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利用货币政策,通过增加信贷投入,增加海洋产业投入,增强海洋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每点 3 分)
(2)①国家利益是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美签署《框架计划》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这有利于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中美签署《框架计划》有利于促进地区海洋与渔业科技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世界海洋与渔业科技的发展。
题目分析:该题考查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和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点,第(1)问:考查经济生活知识点,角度是经济手段,考生可以从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计划、税收杠杆、财政支出的投入、货币政策等角度作答。第(2)问:考查政治生活,角度是国际社会的知识,考生可以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当今时代的主体等角度进行作答。
点评:考生要注意全面把握经济手段:(1)含义: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2)表现:经济手段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经济计划,如年度计划、五年规划、十年规划、远景目标等。经济政策,如最常用的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除此还有税收政策、汇率政策、价格政策、购销政策,产业政策等。国家社会的内容主要有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我国的外交政策等,考生根据材料选择最符合的知识点作答,难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