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中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市场经济发育滞后,承接产业转移经济基础薄弱,配套不足,投资软环境欠佳:各地间的行政壁垒、市场壁垒和体制壁垒尚存。在产业转移大潮中,各地政府主导招商大戏,不少地区招商引资成为政府官员的头等大事,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头。为争项目,不顾区域产业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甚至相互拆台。为招商,不惜用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盲目招商上当受骗、打着招商的幌子行害人勾当、将地方行 * * 力置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之上等有损政府诚信和公信力的现象屡屡发生。

材料二:2010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和转移示范规划。目前,安徽正充分挖掘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等三大地方文化资源,举办安庆黄梅戏艺术节、铜陵青铜文化节、九华山佛教交流等活动,以发挥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说明做好产业转移应遵循的辩证法方法论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分析文化资源在产业转移中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坚持联系的方法论原则。要着眼于产业布局的整体规划,搞好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配套,要打破各地间的行政、市场和体制壁垒,促进资源的自由合理流动。②坚持发展的方法论原则。要正确对待事物的量变,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及维护人民利益等关系,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坚持矛盾的方法论原则。要具体分析当地的资源和产业的特殊性,避免区域产业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效。

(2)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文化本身具有经济功能。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有利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②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文化对经济具有服务功能。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可以为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通过文化交流活动,有利于增强文化认同,有利于搭建经贸合作平台,促进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第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我们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单会高谈某某主义 … … 如何能有用呢?

―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材料二 现在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从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卖淫问题到卖官卖国问题;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的紧急问题?

―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材料三 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庭制度问题……都可以解决……

―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请回答:

(l)依据材料一归纳胡适的观点是什么?(不要摘抄原文)(2分)

(2)胡适和李大钊在材料二中各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 (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4分)

(4)仗场争论的实质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