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计9分)

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摘自《田令》

材料二:

⑴依据材料一,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1分)

⑵本次改革对日本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有一次改革与它相似。请说出改革的名称。(1分)

⑷从这两次改革,你得到了什么重要启示?(2分)

⑸分析材料二,你能获得哪些主要的信息?(2分)

⑹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持什么态度,以保持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2分)

答案

(1)大化改新(1分)。

(2)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1分)

(3)商鞅变法。(1分)

(4)启示:顺应历史发展的改革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改革使强国之路,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走改革之路。(任意一点1分,共2分)

(5)日本否认侵略的历史;右翼势力抬头和军国主义复活阻碍着中日健康关系的发展。(能答出其中一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共2分)

(6)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互相尊敬和理解;以开放胸怀相机借鉴和交融;继承和发展两国世代友好关系,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共2分)

题目分析:本题以中日关系为主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及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

第(1)题,考查学生对日本大化改新的准确认识,由材料中“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大化改新中“班田收授法”即班田制的内容。

第(2)题,考查学生对大化改新影响的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646年元月,颁发新诏书,废除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变成国家的公地和公民;实行“班田收授法”;改革租税制,实行租庸调法;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古代社会向中古封建社会的转折,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迅速发展。

第(3)题,考查学生对比较分析的能力,解题时注意时间限制“春秋战国时期”。联系已学知识可得出符合题干要求的是商鞅变法,两者都是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改革。

第(4)题,考查学生对改革的认识与理解,结合前面几问对两次改革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顺应历史发展的改革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改革使强国之路,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走改革之路。

第(5)题,考查日本对待历史问题的认识,图一反映的是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图二反映的是日本否认历史,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否认侵略的历史;右翼势力抬头和军国主义复活阻碍着中日健康关系的发展。

第(6)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归纳分析时需要结合中日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为中心,由此可以从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互相尊敬和理解;以开放胸怀相机借鉴和交融;继承和发展两国世代友好关系,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